3·15特辑 | 小心金融陷阱,别让个人金融信息“裸奔”!

发布日期:2024-03-14 文章类型:原创

日常生活中,遇到以下情况一定要注意。

1、随意填写个人资料。如街头填问卷送小礼品、网上填问卷送礼品、注册即送大礼、填写详细资料赢抽奖机会等,参与这些小活动均有可能泄露个人金融信息。

2、随手在网上晒个人信息。一个带有定位的晒图可能会暴露家庭地址,一个聊天截图可能会暴露手机号、微信号,庆祝生日的蛋糕刚好描述了你的年龄和出生日期,这些无形中泄露了个人信息。

3、贸然连接不明免费Wi-Fi,随便扫码。免费Wi-Fi以及二维码可能成为木马病毒的携带者,盗取用户手机号码、银行卡号、交易密码等重要个人金融信息。

此外,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、改装改造设备窃取用户信息,黑客攻击系统获得用户信息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倒卖用户信息,也是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重要渠道。

当心!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你的个人重要金融信息已经泄露了!快和富小i来看看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危害及典型案例吧!

 

案例1:网络诈骗被银行及时制止

张某不慎泄露了个人信息,不法分子利用其信息在网上购买基金,使张某收到其银行卡里17000余元被转走的短信,接着打电话称能帮张某追回被转款项,试图通过取消基金认购操作制造将“被转款项”追回的假象,并诱骗张某将银行卡里余额转至所谓“安全账户”(不法分子持有)。张某在操作时,A银行工作人员见其神色慌张便询问缘由,确认这是一起诈骗案件。A银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并协助张某到ATM操作,让对方听到ATM提示音获取信任后,成功套取对方的银行卡号,并锁住该账户交易功能。随后,张某收到17000余元已回到账户的短信,被转的款项全部追回。

安全提示:不明扣款勿慌张,及时求助真银行。诈骗套路千万项,安全意识要加强。

 

案例2:二维码支付被盗刷

2019421日至54日之间,四名消费者手持微信二维码在超市等待付款,在排队的几分钟里,被人从背后通过手机扫码,盗刷500元到900元不等的资金,扣款方都是名为“一站式24小时便利店”的账户,根本不是超市收款。


安全提示:

关闭免密支付,或调低免密支付的限额。不要在排队购物时打开付款码,等到自己要进行支付交易时再打开支付用的二维码。仔细辨别付款码和收款码,对外收款时别使用付款码。

尽量少让别人扫自己的付款码。对于网上支付账户,调低支付金额上限,或只存少部分钱。

 

案例3:假冒手机银行APP诈骗

王某收到一则短信,以10开头,内容为**银行网银升级,提醒用户升级手机银行APP,并提供下载链接http://******。王某没有丝毫怀疑,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安装。安装到手机上后,该APP操作界面和之前使用的手机银行一模一样,王某按提示登录账号,填写手机号、银行卡、身份证号等信息,没有放在心上。不久之后,王某在银行网点查询卡内余额发现已被洗劫一空,才意识到自己中招了。

不法分子将手机木马伪装成常见银行的手机客户端,放在不安全的软件市场、论坛,引诱用户下载;或是通过伪基站发短信,引诱用户点击短信中的链接,下载安装。

该木马和正版手机客户端完全一样,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,并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指定的手机号。不法分子获取信息后,此木马将隐藏图标,在后台偷偷拦截并转发短信验证码,这样不法分子就可利用“找回密码”修改中招手机用户银行交易密码,将用户银行卡内钱财洗劫一空。

安全提示:在银行网点或正规渠道下载手机客户端。切勿轻信未经认证的软件市场,或是论坛、短信里的下载链接,不要随意点击。不要将有大额现金的银行卡绑定手机银行,设置银行卡转账限额。

 

案例4:网贷连环诈骗

刚毕业的福州网友小兰遭遇电信骗局,短短两天被骗走28万元。小兰先接到自称“福州通信局”的电话,通知其手机号因群发赌博信息被举报,一号骗子利用威吓成功迷惑住小兰,二号骗子通过伪造公安官方电话的来电显示骗取信任,加了受害者QQ进一步制造行骗语境和场景,小兰完全陷入骗子杜撰的剧情,配合其调查一起涉嫌200多万的洗钱案件,将全部存款转到了所谓“安全账户”。为扩大诈骗“战果”,骗子继续诱导小兰从10家网贷平台借款和要求缴纳9万保证金,当小兰发现已无力缴纳保证金时,才发现自己受骗了。

安全提示:但凡收到客服、有关部门或公检法的电话,切勿轻信。勿轻易以任何名义要求转账、借款、缴纳保证金,以免背上负债,造成损失。如发现转账账户为个人账户,一定是骗子。

 

案例5:征信诈骗

山东的小张忽然收到一个短信,手机自动识别是“**银行”发来的,短信号码也是106开头(已认证号段),告知他的信用卡因严重逾期已临时冻结,逾期行为也被录入征信系统。小张准备买房,对自己的信用很是爱惜,他赶紧打短信中的电话询问情况,对方告诉他因为还款逾期要交2万元方可解冻,并告诉他只需关注一个“**银行自助服务中心”的公众号,即可迅速办理,否则影响以后的车贷、房贷。小张担心受影响,就在对方的提示下,在公众号转了2万元。后来小张觉得不对劲,拨打银行电话核实,其实根本没有逾期。

 

安全提示:看到的信息都不一定是真的(包括银行发来的短信以及所谓的认证公众号)。在接到类似逾期信息后,要及时通过官方客服或者到银行营业网点确认。如有征信问题,可到人民银行或指定银行的征信微柜台查询、打印。


[返回上一级目录]